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机关能力作风建设

县委社会工作部:汇聚志愿力量 弘扬奉献精神 全力构建山城特色志愿服务体系

日期: 2024-12-25 来源: 中共林口县委社会工作部
【字体:

林口县委社会工作部持之以恒推进能力作风建设,以“纵向争晋位、横向争站位、工作争创品牌”为总抓手,深度谋划,统筹推进,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协同高效的志愿服务体系。

一、高位统筹,融入发展大局“一盘棋”

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主线,坚持高位推动,广泛动员,凝聚合力,统筹推进,形成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指导县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两企三新等各级党组织,号召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双报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感召引领全县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和广大志愿者全力为山城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全县政企和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报到率达98%,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近万件次。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完善县委社会工作部统筹指导,与90家成员单位协同配合共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牵头谋划推进礼赞祖国、节日慰问、扮靓家园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县委社会工作部依托自身优势,积极调动社会参与,开展志愿服务调研3次,同时利用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平台,吸纳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形成“组织领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常态长效工作格局,将志愿服务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县有志愿服务团队271家,志愿者26354人,为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

二、有效覆盖,织密为民服务“一张网”

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项目,充分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宝贵阵地资源,紧密结合群众需求和社会热点,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确保活动既贴近实际,又具有针对性。一是深化“活动+志愿”行动。以匠心独具活动为载体,针对高考季考生出行不便,县委社会工作部与团县委等多家单位携手举办爱心送考志愿服务活动,联合教育体育局、融媒体中心等多家单位举办“童声嘹亮党的故事我来讲”志愿服务活动,邀请青少年讲述党的历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增强青少年爱国情感,与林口镇、宣传部联合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文明祭祀活动、“文明林口,实践有我”林口县第二届文明实践公益集市活动等。二是深化“创新+志愿”行动。为提高志愿服务的实效性,县委社会工作部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利用“线上+线下”双重方式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如微信公众号、志愿服务APP、朋友圈、居民群等,实现志愿服务信息的快速发布传播。同时,还尝试将志愿服务与专业技能组织专业人士开展科普讲座、法律咨询等特色服务,目前,已开展线上志愿服务讲座5次,发布志愿服务信息300余条,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三是深化“品牌+志愿”行动。通过统一标识、规范服务流程、提高志愿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明确志愿服务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志愿者利用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服务对象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为此,先后推出了“爱心助学”“绿色卫士”“童声嘹亮”“爱暖夕阳”等系列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同时,为响应市部评优争先号召,激励志愿者服务热情,志愿服务工作先后开展“最美社会工作者评选”“黑龙江省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项目”“四个100”“林口好人”评选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扩大志愿服务影响面,吸纳更多社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中来。

三、固本强基,建好高效服务“一条链”

坚持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主阵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是以乡镇为主体强化组织引领。坚持行政推动与社会发动相结合,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确保基层志愿服务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二是以社区为核心创优服务模式。坚持“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打造“红马甲照亮特殊家庭点亮微心愿”等6个志愿服务品牌,组建“巾帼志愿”“爱心慈善”等67支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实现社区(村)志愿服务全覆盖。三是以协会为补充强化志愿服务。以林口县乡镇社工站,义工协会为依托,打造“认亲助养”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一对一、多对一、团体式结对帮扶等形式,为百余户家庭、千余人次提供帮扶,真正让“志愿红”成为红色山城——林口的温暖底色。

来源:中共林口县委社会工作部

撰稿:姜楠

校对:陈永琦

一审:陈永琦

二审:庄彩凤

三审:孙振雷

附件下载:

  • 相关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机器人